我们一起读书吧│华夏读书节之教师篇(李玲玲)
2023-04-25 11:59:38
在繁杂的生活中,如果说有什么样的文字能够让你的心静下来,以一种极为放松和愉悦的心态,学着去感受这世间的美好,那这样的文字一定出自于李娟。如果要从她众多的作品中选一本,那么一定要去看看她的散文集《我的阿勒泰》。
李娟这个人,从小在单亲家庭中长大。学历并不高,高中辍学后就跟着妈妈在新疆开小卖店,学裁缝,进入山野跟着哈萨克人转场,还当过流水线的车工,实在是没有受过太多文字方面的熏陶。可就是这么一个人,竟然在穷乡僻壤、颠沛流离的日子里,始终保持着天真和美好的心境,用最朴素和灵动的语言,让你感觉到,就算是在世界最角落,也能拥有最简单的幸福。
我喜欢《我们的家》
怀抱着能够做一做转场牧民生意的希望,李娟和妈妈,还有88岁的外婆带着所有的家当来到沙依横不拉克。她们准备驻扎的泥泞的草地上空无一物,只有数不尽的麻烦:“一天夜里,正睡得香呢,突然一阵急雨点子打在脸上、被子上,原来我们可怜的帐篷顶给风雨掀掉了,于是我们全家人半夜爬起来跑出去追屋顶。”“风夹着碎雨不时地从帐篷裂开的缝隙里灌进来,我们唯一能做到的只有在那一处扯开一条床单进行阻挡。我们紧裹棉被,蜷在那面床单下的黑暗中,深深地闭上眼睛。”“撑起帐篷的桩子、柱子、檩子、椽木……到处都在嘎吱嘎吱乱响,货架晃来晃去。每一阵篷布被风猛烈掀动的“哗啦”声,都紧贴耳膜,逼进心底。”
我相信不仅是我,大部分的人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是无法生存的。会抱怨、会狂怒、会对生活和家人歇斯底里。可是李娟呢?她把这样的帐篷称之为“家”。
她会 “在床板下取出早就准备好的一堆塑料袋子,左一块右一块拼凑着蒙在被子上——只要水不落到身上,管它落到哪里。天亮了再说吧。”
她会说“ 最美好的时光是清晨。天色微明的时候,总是会在光线中稍稍醒来一下,然后再次安心地睡过去——因为总算确认了世界仍是如此的,它到底还是没有把我们怎么样呀。”
她会说“在白天的明亮中醒来时,总是会发现自己正卷着被子,横在床底下,而脑袋扎在一篷青草丛中。草丛上还淡淡开放着一些小花,近近地,惊奇地看着你。”
她的生活里,虽然充满了狂风暴雨、狼狈不堪,但她那种随之任之的生活态度,让她的眼中,永远只有星海、阳光、青草和小花,永远都只有一种啼笑皆非之后的安宁。
我喜欢这样的生活态度,它让我明白,风雨总会过去,黑暗之后,永远能迎来明亮的白天。
我喜欢《木耳》《在河边》《马桩子》《赶牛》
虽然生活总是简单和匮乏,也总是充满了无奈和笑话,但李娟一家人,无论老老小小,竟然满揣着对生活的热情和好奇,在简单里找到无与伦比的快乐。
“他说现在山里有木耳了,说完小心地从腰上的编织袋里掏出一朵。我们的心就立刻涣散了。无数种生活的可能性像一朵一朵的花,渐次开放,满胀在心里。喜悦之余,我们同他说出的话,像是伴着激烈的音乐说出的话。”
“在河边,更多的日子里我们喜欢顺着河往上游走。带着馕、鱼竿和跳棋。我们越走越远,山谷越渐狭窄陡峭。河水的轰鸣声在两岸响彻。我们的欢声笑语在其间惊跃、躲闪。”
“妈妈一边做这些,一边冲着正为搬家而忙得不亦乐乎的那群人大喊‘你们走吧——走吧!我要在沙依横布拉克扎根了!’又‘砰‘’地把木头栽入挖好的大坑,大喊‘展开崭新的人生’,再砸一下,再喊‘生根发芽’,很豪迈很悲壮的样子。 他们在车上冲我们新晾衣架欢呼,祝我们生意兴隆,祝我外婆万岁。”
“我听到房子后面的塑料棚布在哗啦啦地响,帐篷震动起来。不好!我顺手操起一个家伙就去赶牛……我妈很快从山上下来,笑吟吟倾听我满腔血泪的控诉,也不开腔,末了笑得前仰后合‘早在半山腰我就看见了,真够笨的——把牛绕着房子追了两圈才赶跑……’”
你看,明明是穷困潦倒,只能靠深山的馈赠过日子,明明是无可奈何,只能日日与“侵犯者”作斗争,可是丝毫感觉不到压抑和阴霾,反而是捧腹大笑的快乐,和对生活执拗的希望。这是多么珍贵的品质啊!
我喜欢《交流》《有关酒鬼》《小孩努尔楠》
在李娟的笔下,鸡同鸭讲的汉族人与哈萨克人的交流虽然从来都是笑话百出,但却永远和谐天真;小破孩儿虽然一天到晚衣衫褴褛,但却满心明朗,纯净可爱;在柜台前喝酒唱歌打架的人,风雪中掀开帐篷进来的人,乡村舞会上平静地弹着双弦琴的人,真实生动,又可爱酣畅。
她很少用华丽的辞藻来堆砌,只会遵从自己最本真的感受,让你时而忍俊不禁,时而悲伤难忍,时而内心雀跃,时而平静祥和。有时候,你甚至在一篇文章中摘抄不出来一句像样的话,但你却就是喜爱她带给你的每一种感觉,忍不住反反复复地去读每一个字。
可能生活就是这样,文字就是这样。你爱什么,它就给你呈现出什么吧。我真心热爱李娟的文字,和她的处世态度。这可能是因为,我们其实内心都是崇尚美好的吧,在平凡中发现美好、感悟美好,就是我们能给予自己的最好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