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起读书吧│华夏读书节之教师篇(王娟)
2023-05-04 14:34:42
有人说:“一滴清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夺目光辉;一本好书,可以净化一个人的美好心灵。”自从陈婧校长把“成长型思维”带到华夏后,我就被深深吸引,也特别想知道,成长型思维和固定性思维到底是怎样的思维,会对我们的人生有如此大的影响。
于是买下了《终身成长》这本书。带着好奇翻开这本书,首先吸引我的是这么一段话:“决定你成长的第一步不是你是否努力,而是你是否相信努力。比起智商和情商,思维模式的差异也许才是人生的分水岭,比如你更关心别人眼里你是否聪明,还是怎么才能变得更聪明?你想变得完美了再参加比赛,还是想在比赛中变得完美?成功往往是一时的,而成长才是一辈子的,况且没有成长,也没有真正的成功。”
通过浅读这本书,我知道了作者卡罗尔·德韦克经过研究把人的思维分为固定型思维模式和成长型思维模式,这两种思维模式其实是体现了人在应对成功和失败、成绩与挑战时的两种基本心态。
这两种思维模式到底有何不同,我通过一个具体事例来感受:有个年轻人,经历了非常糟糕的一天,他和几个朋友一起参加应聘一家公司,结果只有他一个人没有被聘上,他非常失望。等晚上准备回家的时候,他发现自己的车上贴了一张违章停车罚单。这时,他感到非常难过,打电话给最好的朋友想要倾诉,但是却没有打通。如果你遇到上述情况,会有什么感受?会怎么做?
有人会说:哎,只有我一个人没有过,我太差劲了,所有人都比我优秀,我天生就笨,再努力也不如别人。我太倒霉了,整个世界好像都跟我过不去,连我最好的朋友都不想理我。
还有人会说:我得加倍努力,赶快找到自己不足的地方,我的个人素养还需要提升,从明天起在各方面努力提升自己。下次停车的时候我会更加小心,现在我得先缴清我的罚款。我朋友没有接电话,不知道他是不是有什么事,我得再打一个电话问候一下。
看完第一种人的想法,是不是会有一种悲伤逆流成河的感觉席卷过来?他们会把发生的事情当做一个衡量自己能力和价值的直接标尺。
而第二种人的想法,就会觉得他很乐观和积极,并且会做出实际行动来改变现状。谁都会遇到很多糟心的事情,而且都不会喜欢这些事情,但是他们不会给自己贴上标签,或对自己失去信心。即使他们感到沮丧,也准备好承担这个风险,直面挑战,继续奋斗。
根据书中的介绍,其实这两种人代表的就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固定型思维模式和成长型思维模式。这两种思维模式的差别,主要在于个人对自身能力的看法和评价。
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认为人的能力是先天的,失败是因为自身能力有限,有这样的认知时,自身便会刻意回避困难,只挑选相对较为简单容易的事情做,同时害怕被评价,缺乏自信。
而成长型思维模式者则认为能力主要是通过后天培养的,他们不畏失败,认为失败只是自我成长获取经验的一种方式,故而这类人不但不畏挑战,反而会热情拥抱挑战,虚心接受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在评价中学习、进步,他们更注重如何激发自己的能力以做到更好。
对照两种思维模式反思自己,我发现自己是较典型的固定型思维模式,害怕失败,回避失败,一旦失败,便会怀疑自己,否定自己,同时也活在别人的评价里。
通过这本书让我意识到,自己必须要改变。既然已经清楚自己的情绪,习得了理论知识,就要学会“改变”学会“自救”,那就是学会培养成长型思维。正如书中所说 “改变也许艰难,但我从未见过谁说不值得。这虽然可能只是那些历尽艰辛的人们自我安慰的说辞,但这些做出改变的人都会告诉你,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好了。他们会告诉你,他们有了以前不曾拥有的东西,体验到了以前不曾拥有的感觉。”
这本书正是将“改变”这一信念渗透于各个领域。卡罗尔·德韦克不只是说明了什么是成长型思维,及其对我们生活、工作甚至教育子女中的积极影响,更重要的是,将此观点置入各种生活场景中,帮助读者分析、探寻走出困境的方法。
此时此刻,大家一定迫不及待想知道这些方法有哪些吧,一切都在这本书中——它就是《终身成长》。
有人说《终身成长》就是一大锅鸡汤,其实不然。书中的内容让我明白,学习成长型思维,不只是为了所谓的“成功”。它其实可以帮助人们应对生活的日常琐碎,从而学会持续成长,获得提升自我的强大能力和能量。期待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