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给老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该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苏霍姆林斯基
2020年11月3日,我们的小古文课题顺利结题了。虽然最终的评定结果还没有出来,但是回想这几年,我们一起走过的路,听到专家领导们对我们工作的肯定与赞许,心中的幸福油然而生。原来,幸福的感受,都是曾经你以为的痛苦历程!
(小古文课题组成员编订的第一版《玩转小古文》)
五年的小古文之路,我们走得非常扎实。犹记得陈婧校长提出这个大胆想法时,我们张得圆圆的嘴巴,以及那不敢相信的眼神。老师们不擅长上小古文课,为此,陈校和向主任给我们上示范课。陈校的《活见鬼》《记承天寺夜游》,向主任的《春夜喜雨》为我们打开了小古文课堂研究之门。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评课现场)
(陈婧校长《记承天寺夜游》授课现场)
(向银春《春夜喜雨》授课现场)
我们开始总结和提炼小古文教学的方法和策略,慢慢去找到小古文教学的基本规律。我们阅读理论书籍,知道“小古文怎么教?粗枝大意,背下来再说。——于永正”;知道“诵读是学习小古文的最佳途径,是学习小古文的一把钥匙;创作是激发孩子读的兴趣,分享孩子成果的有效方式”等等这些,让我们慢慢成长到今天,我们每位语文老师要说上小古文课,都已不再害怕了。这样的课题研究是一种促进,如果没有来华夏,没有参与这样的活动,现在的我依然不会教小古文。
(2017年:孔锶第一次上小古文《杨氏之子》)
课题结束后,次日,在语文组大教研活动上,向主任回忆这五年的课题之路,几度哽咽,并用她深深的一鞠躬来表达对语文组老师们这几年为课题所付出努力的感谢。其实,受益者除了学生,也包括我们!如果没有这个课题,五年前的我们和五年后的我们,也许只有年岁的增长,语文教学经验的增加,小古文版块也许还是一片空白。
(2019年:湘西送课 孔锶授小古文《采菱》)
小古文课题已经顺利结题,但是结题不是结束,而是新的高度的开始。学生的学和教师的研,这都值得我们深入地研究。记得结题当天,专家提的两点,足以引起我们的思考并为之探索。专家说,小古文要有大格局,我们学习小古文更重要的是走进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宝库,阅读历史,以史为鉴。同时,我们开设小古文课程,既然是课程,就要承担起课程的责任和义务,立德树人,为国家培养有责任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小古文课题组部分成员)
由此想到自己的摘录本上曾摘录过一句这样的话,是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说的,他说,当有一天中国的年轻人不再相信他们的老祖宗的教导和他们的传统文化,我们美国人就不战而胜了。现在想想,我们研究小古文,带领学生走进小古文,不仅是个人责任,更是民族使命。我们的工作不再是简单乏味的重复,每一次授课都该带有一种崇高的使命感。
(2020年小古文课程教学研讨)
五年磨一剑,砥砺自生辉。第一次走在课题研究之路上,我们深知研究之路还很长,但“可曾沾雨露,不改向阳心”,继续保持努力求索的姿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