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读懂好书 潜心教学

2024-05-10 12:24:04
    拿到《小学数学结构化单元教学丛书》,被扉页的一句话感动着:“丛书记录了吴正宪老师50年来的教学实践,整体设计,精心打磨,每本书分别聚焦小学数学一个领域的某主题下的关键课,这样整套书几乎涵盖了小学数学的全部关键。”是啊,吴正宪老师是很多小学数学老师的偶像,也是我自大学毕业后踏入教学生涯的不变的偶像。吴老师与时俱进,不断地以不同形式向我们输送着教学理念和策略,也引领着我坚持学习,潜心教学。

偶像引领,自我反思,成长突破
    
刚上班的前几年,我渴望快速成长,一方面把教学参考书当做课堂宝典,另一方面很热衷在周末去听名师的现场课。现在我们的学习资源丰富,方便快捷,阅读《小学数学结构化单元教学丛书》其中的《分数》这本书时,马上我对在五年级教学过的“分数的意义”进行反思:为什么到六年级还有很多学生对“用分数解决问题”存在疑问,相关题目的出错率总是很高?书中简直是精准把脉似的分析道:在关于分数认识的教学中,教师将理解分数的意义放在首位,对于让学生体验学习分数的必要性则常常忽视,要么在开课时蜻蜓点水似的一带而过,要么直奔主题探究什么是分数,这样往往就失去了调动学生学习分数内驱力的宝贵机会。带着对分数教学的再思考,怎样才能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分数的意义?为了建立好分数学习的“承重墙”,老师们可以做些什么?
    
数学是诠释宇宙的语言,故事是描述万物的方式。虽然,读完本书我依然感到分数的教学还有很多需要探究的地方,但是,我会更关注学生在学习分数时产生的问题和故事,因为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潜心教学,激发想象,启迪创意
    本学期在教学完一年级(下)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的例3“认识七巧板”之后,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和动手操作能力,我们在课堂进行了各种方式的拼玩七巧板活动,还布置学生在周末将数学书101页提供的纸质七巧板剪下来,再在A4纸上拼出自己喜欢的图案。果然,周一每位同学都带来了自己的作品。我将两个班的作品进行挑选后,再加以过塑,贴在教室外墙。而没有贴上墙的少部分学生作品,则留在我的办公桌上,当学生来问:“为什么我的作品没有贴上去?我没有按照书上的例子,我拼的是一只鸟,要飞出这张纸了,嘻嘻……”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正好与我在明德云白雪老师的直播课《作业设计的“六备”》中看到的“七巧送祝福”如出一辙,思维再次被打开了,对后续的教学也有了更好的素材准备。

好书引领,教中有学,学中有教
    前段时间在学习第二单元“十几减几”时,在课堂上,我们探究得出计算十几减几的几种常用方法:破十法、平十法、想加算减法。通过课前的听算练习和晚自习时的作业巩固,我感觉两个班的学生基本都掌握了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出错率比较小,那么,我对这一单元的教学也算满意了。可是,问题在单元素养评估时出现了:有一个学生每道题都在悄悄地、飞快地掰手指头,还怕老师同学发现;有一个学生在我读题时,每一题磨蹭得都跟不上。课后,我把两个孩子找来了解:为什么不用我们学过的方法快速地计算呢?孩子诚实地回答:因为那样要动脑筋,我觉得动脑筋很麻烦。听完他们如此可爱又直白的心声,我想: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呢?我在吴老师教学艺术解密中读到:尊重儿童已有经验,找到儿童认知的起点,激活儿童的思维。
    我想,我一定要有计划地、安静地读完这一整套好书,遇见更好的自己,成为一个有温度、懂童趣、会思考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