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朗读书声 悠悠古文情│语文教研

2020-11-09 09:31:52
内容摘要:

研是为了更好的教,教是为了更好的用。此次小古文教学研究活动虽已结束,但带给了大家很多思考和回味,相信在这样卓有成效的教研活动中,语文老师们能不断学习,不断成长。

    叶落,秋意浓,硕果丰。11月5日上午,我校语文组举行了“小古文教学”主题研讨活动。全校语文教师共聚一堂,围绕着小古文的教学与研究进行了学习与交流。


    第一节课是由陈晓萍老师和三(2)班的孩子们共同完成的小古文课堂——《司马光》 。整堂课教学,陈老师紧紧围绕这三个目标,用“读——思——说”阶梯式推进教学。

    整堂课抓住了小古文教学的关键“读”,用多种方式的读,扫清朗读障碍,读通句子,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韵味;再引导学生在充分想像画面的基础上体会现场的紧急、慌乱,从而读出画面,读出感情。
    其次抓住关键句领悟思想,紧扣教材单元目标,老师带领学生抓住“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展开思考,鼓励学生多元思维。谈到司马光的品质,有的同学悟到“勇敢”,有的悟到“乐于助人”,还有的说是“冷静沉着”......这些多元的解读,都是学生基于自己的思考得出的结论。
    最后,让学生联系全文,进行想象说故事。



    第二堂课是由曹露老师执教的《国之器用》,课堂从孔子、老子关于“言”“行”方面的语言导入,走进荀子的《国之器用》。课堂设计了学习小古文的各种“读”法,从速读、拍手读、摇头晃脑读等引领学生对“国宝”“国器”“国用”“国妖”四类人的了解。
    通过视频欣赏、小组探究、读咏结合等方式认识四类人并理解治国者对待不同言行的人的态度应该是爱憎分明,让学生充分体会情感之后再深情朗读,更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涵。课堂还巧妙地设计拓展延伸环节,让学生亲身体会如何对待不同言行的人进行招纳人才,把所学知识古为今用,具有很高的创造性。
    课堂最后将墨子的《公孟》进行比较阅读,进一步提出言行统一的重要性,让学生从小励志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课后,全体语文教师对两位老师的课进行点评,大家畅所欲言,从专业角度出发,围绕学生能力培养、朗读指导、增强课堂趣味、凸显学科特色、小古文教学方法等方面交流研讨,并对两位老师的课堂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共同探讨了今后小古文教学的方向。通过研讨大家进一步明确了小古文教学的重点目标与策略方法,既帮助教师成长,又为学校提供范例,是一种高效的教研模式。

 

    最后,教师中心向银春主任对本次语文研讨活动进行了总结。
    向主任对两位老师的课堂给予了高度的评价,陈老师的课堂理性、扎实,曹老师的课堂自然、自由。两位老师都抓住了小古文教学的关键——读。在读中理解文本,在读中感知语言,感知小古文的魅力。两堂课语文核心素养都落实得很好,不论是在学理角度还是在实际所得中,都称得上是一堂很好的小古文范例课。
    老师们在小古文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困惑,向主任进行了解答,并指导老师们在小古文教学中要把握好基本的思路:趣味为先,读是关键。让学生在多种方式的诵读当中感受小古文语言的魅力,从而学会创作和达到积累。
    向主任希望老师们要坚持阅读、坚持进行教学研究,在研究中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在研究中来找寻答案。
    研是为了更好的教,教是为了更好的用。此次小古文教学研究活动虽已结束,但带给了大家很多思考和回味,相信在这样卓有成效的教研活动中,语文老师们能不断学习,不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