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江市小学科学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培训在我校举行

2024-05-14 11:40:02

    2024年5月11日至13日,冷水江市小学科学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培训在我校举行。
    开班典礼上,冷水江市科学教研员阳三连、进修学校校长李继龙、学员代表刘丽萍讲话,陈婧校长表示热烈欢迎研修班的成员们。


    开班仪式结束后,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张平柯教授进行了《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设计与创新》的专题讲座。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如何设计与创新?张教授直言其必要性,即探究是关键。张教授通过结合实验、对比距离等方式阐述科学性、教育性、适应性、经济性、简约性、特色性、安全性七大基本原则,还列出部分学生必做探究活动的设计与创新案例,例如观察空气、水、冰的特点,探究沉浮现象等。最后张教授解读了课标,举例摩擦几次可以吸引大头针的实验为我们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考方式。

    下午,涟源市教师进修学校谢学文老师为老师们带来了课例研究《地球的表面》。本节课由带领孩子们去到太空中俯瞰地球为开端,运用信息化和模型结合,通过摸、看、画等多样化的方式,学生能够观察并理解五种不同的地形,并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结合孩子们自己去过的景点,引导学生发现不同地形的特点。


    课后,谢学文老师与大家研讨交流,分享教学评一体化课堂建构。谢老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概括:精准教(去哪里)、有效学(怎么去)、科学评(在哪里)。最重要的是如何实施,谢老师从课前慎思、精切定位,按标施策、精设活动,评价融合、精妙跟进三个板块讲解,让我们对教学评一体化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晚上,谢学文老师和华夏科学教研团队带领冷水江市科学教师团队开展课例打磨,在专业教师的帮助下,修改各个小组的课例。各小组认真讨论,不断打磨自己的教学案例,时间在浓厚的学术氛围和低沉的讨论声音中渐渐流逝,一份份优秀的教学案例开始在各位教师的思维碰撞中诞生。


    5月12日上午,老师们有幸聆听了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科学教育专业负责人郑敏博士的《基于课程标准的探究性活动设计与组织》的专题讲座。郑敏教授从政策背景和丰富的理论知识展开讲座,紧接着通过分析冷水江教师实际课例,向我们展示了如何将科学学科的探究性学习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去。她强调了科学探究不仅是追求知识的过程,更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关键途径。
    郑教授的讲解让老师们明白,在设计活动时,应紧扣课程标准,注重活动学生的参与度,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潜能。让老师们以今天所学为指导,不断优化教学实践,让科学课堂焕发出新的活力。


    下午,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科学教研员洪霞老师给老师带来了《学习素养导向下的小学科学思维型课堂》的专题讲座。洪老师凭借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研究,结合了诸多生动的案例、实用的策略和前沿的教育理念,为我们揭示如何在小学阶段就为孩子打下坚实的科学思维基础。洪老师指出,科学课堂应该是理趣结合、做思共生的课堂,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等,同时,洪老师详细讲解了具体如何做到以上思维的培养方法。

    晚上,洪霞老师和华夏科学教研团队一起与冷水江市科学教师团队开展课例研磨。在这里,每一次讨论都是思维的碰撞,每一次修改都是对完美的追求。我们相信,只有经过沉淀与思考,才能让每一堂课都闪耀着独特的光芒。这是一种坚持,也是一种信仰,他们用时间和热情,为知识的传递添上了一份份细腻与深度。

    为了进一步聚焦科学课堂提质增效,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和学校科学教学质量。5月13日,我校四年级黄昊喆老师带来展示课《哪个传热快》,他从生活实际出发,以喝汤时不小心被碗烫到,让学生分析是哪种材质的碗为切入点引入课堂学习,接着引领学生研讨、设计并完成了“金属棒、木棒、塑料棒哪个传热快”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学生也通过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自主建构起“传热速度和物体材质有关”的科学核心概念,同时黄老师还让学生将科学知识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充分体现了科学生活化的特点。


    六年级文美玉老师带来展示课《日食》,通过提出日食是如何发生以及为什么日食会有“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三个现象,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并探究日、地、月相对位置关系造成的影响,课堂中学生通过自制教具与平板相结合进行了模拟实验,借助直观的实验现象,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或合作学习。


    两位老师所呈现的课堂都是自主的课堂,充满了思维碰撞,是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给予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均很好地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理念。
    观摩完两位教师的优质课堂后,马不停蹄的就是冷水江市科学教师进行课例研磨的汇报展示。教师们按照顺序上台以说课的方式进行汇报,从材料、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流程等方面详细讲解了自己的课程设计,每位老师都自信大方地展示了小组设计的课程。
    最后,冷水江市领队李继龙校长对老师们提出要求,希望老师们好好内化此次学习内容,以做中学、学中做的形式来进行生成式教学,将学习的知识充分吸收再行动。


    三天的学习转瞬即逝,本次培训有助于加强科学教师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科学教师能力素质和实验教学能力,推动实验教学优质均衡发展,同时也践行了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政策,赋能教育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相信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老师们一定会有更多的方法和途径让科学思维融入课堂,做到把问题还给课堂,把思维还给学生,真正落实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