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仙花开,“植”得期待│四年级项目化学习

2024-06-25 08:59:52
    犹记学期初,春之帷幕轻启,恰是凤仙花播种的佳期,那粒粒希望的种子,即将在温润的泥土中编织绮梦。
    四年级的同学们在万物复苏的季节学习了科学《植物的生长变化》一单元;课本通过凤仙花描绘了植物从种子萌发到开花结果的生命画卷。此时,一个疑问传来:“老师,凤仙花好漂亮,它可以移栽到我们水培植物区的管道中吗?”同学们顿时都来了兴致,想把这一抹艳丽的风景线放在走廊最显眼的位置。大家通过研讨、查找资料、分析,迅速拉开了一场项目化学习的序幕。

    首先同学们通过研讨制定了本次项目的主要任务:成功土培种植凤仙花,而后扦插转为水培,移植到水培管道中。就这么简简单单一句话,却需要四年级的同学们掌握许多有关植物的科学知识,还得进行长期的种植、养护工作。为了有条不紊地完成本次项目,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统合综效,精心制作了思维导图,用心制定了项目计划,还详细罗列了相关知识。汇报时,大家积极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且小组间互相补充,通过交流完善项目设计。
    瞧,在科学课堂中,同学们在第一单元第二课《种植凤仙花》中知道了如何播种凤仙花,并了解了种子萌发最适宜的环境条件。大家兴趣盎然,纷纷行动了起来,有的在挑选子叶饱满且完整的种子,有的在花盆旁铲土、松土,有的拿着烧杯在配置营养液;小组合作分工明确,人人参与并且默契十足。大家都满心期待着代表新生命的绿色小苗钻出土壤。


    随后几周,班级、屋顶农场的凤仙花不负众望,在同学们的悉心照顾下渐渐长大。同学们每周定时观察,每次都对凤仙花有新的发现,并完成“小龙仔植物观察记录表”。同学们在课程与种植活动结合后,不仅知道了叶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营养,蒸腾作用用来降温,还发现凤仙花的果实在成熟之后,会自己炸开,利用弹力传播种子呢。
    看到五彩斑斓、形态各异的凤仙花开时,同学们都激动得拉着科学老师的手喊:“开花啦!开花啦!”随之而来的又是新的挑战:扦插。扦插也称插条,是一种培育植物的常用繁殖方法,可以剪取植物的茎、叶、根、芽等浸泡在水中,等到生根后就可栽种,使之成为独立的新植株。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尝试将凤仙花以水培的形式展现在走廊上。


    科学课堂中,同学们小心翼翼斜切剪下茎,去除下端的叶子,然后将剪下来的枝条移入小碗固定,最后再添加水和营养液。每一步同学们都先研究清楚才敢行动,生怕伤害了心爱的花花。
    扦插并不是一劳永逸,在之后还需要同学们勤换水、及时添加营养液,并且及时关注枝条有没有生出新的根须,确保根须没有腐烂。因此,看到了新的根须长出来,一个个欢呼雀跃,但是也有同学握着枯萎的花朵黯然失色。


    虽然本次项目化活动结果,有的成功,有的失败了,但是无论结果如何,孩子们都经历了这个项目的过程。通过老师的引导,同学们进行了庆祝与反思,总结了自己在项目化学习中的闪光点,并寻找扦插失败的原因。同时,小组还通过教师评价、小组互评、自我评价等,对本次项目化的学习进行了多角度评星。孩子们因此发现,倘若无心相待,植物怎会存活开花,绽放芳华?唯有真心呵护,方能使其枝繁叶茂,花香满径。